參考消息網10月5日報道 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10月4日刊文稱,民主、人民主權、政治獨立等,作為價值觀念是神聖的。但是,這些觀念也由此獲得了政治正確性,從而變成了一套霸權的話語體系,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聖性。這樣就造成任何人的任何訴求,只要被論述或包裝成一套“民主”的訴求,就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特性。任何人敢對這樣的訴求提出異議和挑戰,就會背上反民主、獨裁、專制的罪名。
  文章稱,民主作為一種價值觀至高無上,但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實踐,則必須是永遠在進行中的過程,民主的實現方式必定是靈活的、情境化的、機動的。這就要求,發展民主和爭取民主的過程中,要認識到和處理好各種各樣的複雜問題,照顧到各個群體、各方力量的利益訴求,以及政治和價值立場。
  文章認為,香港居民爭取普選權利的訴求是合理的,但是,在追求和表達這種政治價值的同時,也要認識到和尊重其他的、同等重要的政治價值。比如說,認定香港居民與內地居民相比高人一等、香港人就有資格享有更多自治權利的理由,就違背了群體間平等的政治價值。如果認定爭取某種形式的普選方案為神聖行為,而不顧某種政治行動造成的社會割裂、打碎社區里的團結與安定,同樣也違背了社區和諧安定的價值。
  文章稱,由於香港的特殊政治歷史,香港的居民具有不同於內地的文化、經濟與生活方式等。尊重和保護這樣的差異性是一種政治價值,但是以這樣的差異性來製造政治訴求、社會分裂,又違背了另一種政治價值。
  保護香港的經濟優勢符合發展經濟、提高民生的政治價值,但是將香港經濟競爭力下降、經濟走弱歸罪於香港與內地的某些制度安排,同樣違背了另外一種政治價值。
  文章稱,上街抗爭符合表達、參與的政治價值,但是因為有大量的學生和市民參與,就提出激進的政治要求,又違背了另外一種政治價值。理想主義是一種政治價值,務實主義也是一種政治價值。改革和革命是一種政治價值,穩定、秩序也是一種政治價值。
  文章認為,在香港經濟、社會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的今天,“占中”運動也有用民主的議題壓迫、阻撓香港其他治理和發展議題的能力。“占中”作為一個震蕩力巨大的社會運動,它是否會擴大香港社會的裂痕,波及香港的經濟競爭力、社會秩序和民生水平,值得認真考量。
  美國《波士頓環球報》網站10月3日刊文稱,今天的中國遠比1997年富強,由於上海崛起,香港作為金融之都對中國沒有那麼重要了,但仍很重要。但願年輕的游行示威者不要逼中國太甚,中國由來已久的擔心就是國家分裂。香港民眾自己也會對游行示威感到厭倦,而北京會明智地讓游行示威耗到油盡燈滅。
  文章稱,“一國兩制”這樣一個英明絕妙的妥協要存在下去,如果有一個時期需要香港街頭保持頭腦冷靜,那就是現在。
(原標題:外媒:“占中”綁架民主阻撓香港發展)
(編輯:SN12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t57ptlwe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